用某种大小相似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C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宜温度约为29℃ |
B.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
C.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3mg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因通过指导酶的合成对性状进行控制的一项是
A.人类的白化病 | B.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C.人类的苯丙酮尿症 | 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供低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蔬菜的保鲜 |
B.叶肉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可进入叶绿体基粒类囊体中固定 |
C.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需酶的催化并有ATP的产生 |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可提高作物产量 |
观察下面四幅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可表示转录过程片段,共有8种核苷酸 |
B.图乙表示的物质是翻译的原料,有20种 |
C.图丙中化合物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
D.图丁可以用来表示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 |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两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存在某种促进细菌转化的因子 |
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促成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物质是DNA |
C.艾弗里用化学方法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分别研究其作用 |
D.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后可将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S型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