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路,其中胰岛素影响的过程是 ( )
A.抑制①②③,促进④⑤⑥⑦ | B.只促进⑤⑥⑦ |
C.抑制②③,促进④⑤⑥⑦ | D.只促进②③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白血病的发生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 |
B.“诱导分化疗法”能减少病人体内的癌细胞 |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原理不同 |
D.图示中融合基因PML—RARa属于原癌基因 |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囊泡运输机制的科学家。下列生理过程与囊泡无关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
C.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 |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育成的“小麦二体异附加系”,能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小麦中。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小麦二体异附加系”示意图。
根据流程示意图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为同一个物种,杂交产生的F1为四倍体 |
B.①过程可用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C.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8种染色体数目的配子 |
D.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 1/2 |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如图 1; 在光照为 1000μmol•m-2• 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 2。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 |
B.用温度25℃重复图1相关实验,A点会向左下移动 |
C.转双基因水稻提高了酶的最适温度而增强光合速率 |
D.转双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高温度、强光照环境中 |
在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激活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凋亡的关键因子Dnase酶和Caspase酶被激活, Dnase酶能切割DNA形成DNA片段,Caspase酶能切割相关蛋白质形成不同长度的多肽。 导致细胞裂解形成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Dnase酶、Caspase酶被激活,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 |
B.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均能表达机体固有的凋亡相关基因 |
C.癌细胞结构改变,可能无法识别凋亡诱导因子而不能启动凋亡程序 |
D.吞噬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吞噬凋亡小体后通过溶酶体中水解酶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