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水平,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               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               阶段。
(5)美国洛杉矶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现象严重,分析其今后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判断本图所示是北半球的(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3)气候类型④所示地区植被类型,该地区主要的水果有(至少写两个)。
(4)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的地域分异规律。
(5)气候⑦在北美洲不如亚洲典型的原因是
(6)若本图表示亚欧大陆,乙附近是(洋流)交汇形成的渔场。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气候而言的,指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等。
材料二:四川盆地多个气象站多年各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昼夜温差各月的平均值。

材料三:图6中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
(1)简述中国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征。
(2)分析四川盆地远离海洋为什么成为了海洋性气候?
(3)为什么许多滨海的地方比如大连、天津、青岛,甚至上海都不能算作海洋性气候却是海洋性过渡气候?
(4)大陆性气候与大陆性过渡气候分界线穿越了哪些地形区?
(5)分析中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什么成为了海洋性过渡气候而北侧的藏北高原却是大陆性过渡气候?

图7中图乙为图甲某地的等高线图, 图丙是图甲中部分地区的多年冻土南界分布图,结合三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冻土带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试表述其表现。
(2)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分布最广的地区,试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3)图乙中湖泊名称是___________,发源于这个湖泊并向南流的河流是___________,简析该湖泊的成因。
(4)分析图中L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 说出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各曲线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2) 比较④曲线中ABE三处,说明其数值高低形成的原因。
(3) BCD三处分别是④②①三线的最高值,比较其形成的原因。
(4) F处盐度数值较低,简要说明其成因。

2009年度的达喀尔拉力赛于2009年1月3曰在某大洲的A城发车,于1月18日返回A城,比赛全程9574公里,共分成14个赛段,图9中的箭头为比赛路线,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⑦、⑩赛段的路程比较短,主要原因是赛车要穿越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赛车进行的季节,C城的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0中属于B城市气候资料的图形是___________,形成该气候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赛段⑩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简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