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句子长短不受限制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热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第42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从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世博会的历史,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

举办时间
举办城市
主要展品
1851年
英国伦敦
(1)
1878年
法国巴黎
(2)
1904年
美国圣路易斯
(3)


A.(1)火车机车、留声机(2)电话、汽车(3)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1)火车机车、蒸汽引擎(2)电话、留声机(3)汽车、飞机模型
C.(1)蒸汽引擎、汽车(2)留声机、电话(3)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1)蒸汽引擎、飞机模型(2)火车机车、电话(3)留声机、汽车

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时带来了望远镜和世界地图,并将《四书》译为拉丁文。随后又陆续有传教士东来,系统介绍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把《五经》等典籍译为拉丁文。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这说明
①明末清初开始出现西学东渐 ②西方文化在明末清初有重要影响
③西方知识界渴望了解中国文化 ④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以下对该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B.外国廉价商品输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主要动力
D.中国人以农耕文明的眼光看待工业文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