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我国东部地区某地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在图中量得王村到张庄的水平距离为3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240000 | B.1/100000 | C.1/60000 | D.1/30000 |
图中区域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过度垦殖,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02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
C.为适应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改变生产结构 |
D.为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
茶树喜湿怕涝,海拔1500m左右排水良好的山地缓坡,往往成为优质高山茶的重要产区,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三维模型地形图。回答下题。
下列四地中最宜发展优质高山茶产业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理信息系统(GIS)部分图层。该区域人口密度由甲到乙呈递减趋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到乙气候适宜度变好 | B.甲到乙地形起伏度变大 |
C.甲到乙植被覆盖率变小 | D.甲到乙水文指数值变大 |
读我国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降水 | C.光热 | D.土壤 |
据监测: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面积呈缩减趋势,主要原因是
A.水源补给减小 | B.植物蒸腾减弱 | C.林草面积扩大 | D.风沙危害加剧 |
在能源消费需求变化和资源流动规模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区域能源供应的平均运输距离会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区域能源供应的空间格局基本变化特征。下图为中国1980年和2006年矿物能源供应距离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能源供应距离的变化,反映我国
A.能源资源流动规模缩小 | B.国际原油进口规模扩大 |
C.国内能源自给水平提高 | D.石油已成为第一大能源 |
针对我国能源供应距离的变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
A.能源消费结构 | B.能源利用效率 | C.能源运输安全 | D.能源勘探强度 |
下图为三清山景区景点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
欣赏这两个景点的最佳做法是
A.选择特定地点 | B.把握观赏时机 |
C.在较高位置俯视 | D.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