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º34´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A.300米 | B.400米 | C.500米 | D.600米 |
迂回扇是河漫滩表面形态,由一系列有规律地分布于凸岸边滩上的滨河床沙坝构成。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方向辐散。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湾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该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总体上流向和最先形成的河床沙坝分别是
| A.自东向西、1 | B.自西向东、4 |
| C.自西向东、1 | D.自东向西、4 |
下列有助于迂回扇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
| A.河流弯曲度小 | B.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
| C.地形崎岖,落差大 | D.含沙量小 |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序号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恒星M是( )
| A.牛郎星 | B.织女星 |
| C.北斗星 | D.北极星 |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
| B.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大 |
| C.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
| D.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极圈的度数是一致的 |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
| A.区时早 | B.地方时早 |
| C.一定先看到日出 | D.地方时晚 |
运城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的时段是:()
| A.9月23日-次年3月21日 | B.3月21日-9月23日 |
| C.6月22日-12月22日 | D.12月22日-6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