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影响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白昼长短差异
C.大气环流差异 D.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地形平坦,可大力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乙地水热充足,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C.丙地日照强,可发展水稻种植业
D.丁地草类茂盛,可发展乳畜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判断该农作物为

A.玉米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较小 B.地势较高 C.技术落后 D.旱灾频发

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图为我国某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推测甲地年降水量高于周边地区的原因是

A.山地地形截留水汽,形成地形雨
B.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云雨较多
C.湖泊蒸发导致水汽增多,降水增加
D.茂密的植被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温度

甲、乙两地相比

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B.甲地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
C.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 D.甲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2013年1月1日北京时间零点新年钟声敲响时,一道直径11米、射程达5000米、汇聚正能量和祝福的“北京之光”直射夜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6为“四幅日照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与“北京之光”点亮时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北京之光”点亮后三周内

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最慢 B.北半球各地日出时刻推迟
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我国昼长与夜长的差变长

下图是沿200 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均为重要的石油产地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均较小
D.外力作用均以流水作用为主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及出现时间分别是

A.高压中心,3—4月 B.低压中心,4—5月
C.锋面,6—7月 D.反气旋,7—8月

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