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显微镜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观察到的细胞个数、视野范围
A.变多,变小 | B.变多,变大 | C.变少,变大 | D.变少,变小 |
我国“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地将三位航天员送入太空,28日飞船安全返回地面,首次实验中国航天员太空出舱行走。下表甲、乙、丙表示在训练过程中,实际测得某位航天员的三项生理指标。以下对此表分析及相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项 |
进食后 (小时) |
0.5 |
1 |
1.5 |
2 |
2.5 |
血糖浓度(mg/dL) |
120 |
120 |
110 |
90 |
95 |
|
乙项 |
测量时间 |
6时 |
9时 |
12时 |
15时 |
18时 |
体温(℃) |
36.7 |
36.8 |
37 |
37.1 |
36.9 |
|
丙项 |
测试物 |
胃液 |
唾液 |
血液 |
肠液 |
胰液 |
pH |
0.9~1.5 |
6.8 |
7.4 |
7.7 |
8.0 |
A.进食1~2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与血糖转变为肝糖原有关
B.1.5小时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开始发挥其作用
C.甲项调节是由激素控制属于体液调节;乙项由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属于神经调节
D.根据丙项数据分析,人体淀粉酶所需的最适pH要明显高于蛋白酶
如图中三条曲线能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细胞耗氧量、产生的尿量及酶活性变化情况的是
A.①②② | B.①③③ | C.③①② | D.①①② |
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对照实验
A.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 |
B.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
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
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 |
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
C.受到刺激,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C.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D.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