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
C.分别闻气味 |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
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
C.生成C和D的微粒个数比1:1D.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14:3
向某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该溶液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溶质的质量 | B.溶质的溶解度 | C.溶液的质量 | D.溶质的质量分数 |
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
A.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
B.20℃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 |
C.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
D.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C + O2 ="===" CO2(O2充足) | B.2C + O2 ="===" 2CO(O2不充足) |
C.4Fe+3O2 ====2Fe2O3 | D.4Al + 3O2 ="===" 2Al2O3 |
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瓶中,a、b处水面无明显变化。则瓶中固体为
A.CaCO3 | B.CaO | C.NaOH | D.NH4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