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发表的《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补助中西部地区约38.57、亿元,建设2.34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这说明()
A.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
B.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地方经济的发展 |
C.我国民族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已经消除 |
D.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 |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由此可知
A.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 B.意识能够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 |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D.正确的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
在2010年两会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台湾记者问时特地提到隔海相望六十载的《富春山居图》,饱含深情地说:“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此后不久,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表示,有望在2012年实现两卷合璧展出。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在时隔11年之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发布。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④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2010年10月15日,“以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保护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融合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定位把文化产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描绘“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专门写入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利于
①发展我国生产力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④提高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