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33年,美国共产党人威廉·福斯特参加总统竞选,获得了美共有史以来的最高选票。 当时,全国失业工人甚至到苏联驻美使馆前排队领取签证。当时的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出现上述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A.苏联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与西方严重经济危机的鲜明对比
B.各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斗争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和影响
C.斯大林模式是最有效的经济建设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西方国家人民的普遍认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②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④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A.维新变法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