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13的 强碱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
A.9:1 | B.1:11 | C.1:9 | D.11:1 |
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 |
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 |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CO2 + H2O + 2C6H5O-![]() |
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
在苯和它的衍生物中, 由于侧链与苯环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使它们在性质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下列反应中不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有八种物质:①乙酸、②苯、③聚乙烯、④苯酚、⑤2-丁炔、⑥甲醛、⑦邻-二甲苯、 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 | B.④⑤⑦⑧ | C.④⑤⑥⑧ | D.③④⑤⑦⑧ |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 的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以下反应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
A.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苯乙烯 | 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 |
C.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 | D.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 |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甲苯 | B.硝基苯 | C.2—甲基丙烷 | D.2—甲基丙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