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是
A.30°E 150°E | B.10°W 170°E |
C.10°E 10°W | D.20°W 160°W |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题。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 B.西南季风 | C.东北季风 | D.西北季风 |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
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 |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 |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 B.可能在1月份 |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 D.B地寒冷干燥 |
为减少灰霾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 | B.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 |
C.大力发展城市私家轿车 | D.集中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
关于产生“大气灰霾”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燃烧煤和石油②夏季风的势力增强
③城市规模不断膨胀④植被覆盖良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读下图,并结合P地气候资料判断题。一月由P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
A.航向西北 | B.航向为东北 | C.航向西南 | D.航向为东南 |
近几十年,乙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A.填海造陆 | B.地震频繁发生 |
C.冰架崩裂及消融 | 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地面实际蒸发量分布图,完成题。Q地等值线密集,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 | B.地势起伏大 |
C.夏季风影响大 | D.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
P地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及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800mm湿地面积较大 | B.>800mm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
C.>800mm地势较低,气温高 | D.<800mm相对高度变化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