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释: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的上阙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你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残梦忆友
宇文族
雪闹佳节风戏筝,万重关山竟重逢。
恍惚含笑忽觉醒,残霜冻雨摇山棚。
请展开想像,描写 “恍惚含笑忽觉醒,残霜冻雨摇山棚”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从全诗来看,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诗歌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
(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每空2分,共4分)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首诗句句是景,然而每一景都融合着诗人的深沉感叹。最后一句的“还”字,意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