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农民工流向变化。如图:
这一变化表明 ( )
A.外出农民工总量在减少 |
B.东部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在下降 |
C.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消除 |
D.中西部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 |
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论断相符的是
A.张老师从单位分到需要的住房 |
B.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购房热情 |
C.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
D.100平米以下的房子已经没有了市场 |
甲、乙、丙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布料是乙、丙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不振,乙国布料行业通过技术革命劳动生产率提高5%,而丙国宣布对甲国货币贬值5%,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该地区开展良性贸易竞争
②影响该区域正常贸易秩序
③甲国增加进口乙国服装,减少进口丙国服装
④甲国减少进口乙国服装,增加进口丙国服装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A.上升0.83% | B.下降0.76% | C.下降0.83% | D.上升0.76% |
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是因为
A.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符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
B.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
C.新事物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总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