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C.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带着国人的祝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嫦娥”在升天前10小时开始加注火箭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氧化二氮是由6个元素构成的 |
B.四氧化二氮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g |
C.四氧化二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
D.四氧化二氮分子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 B.用在空气中灼烧的方法除去铜粉中的炭粉 |
C.用托盘天平称取3.27 gNaCl固体 | D.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CO和CO2气体 |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 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等 |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 D.反应过程中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4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 B.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
C.加碘盐中的“碘”通常是指碘元素 | D.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不是单质 |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