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具有易于区分、稳定的性状,下表是观察到的三对性状,请回答有关问题:
开花的位置 |
子叶的颜色 |
花粉的形状 |
茎顶—顶生花 |
黄色 |
圆形 |
叶腋—腋生花 |
绿色 |
长形 |
(1)腋生花与纯种顶生花的豌豆植株杂交,产生了103棵顶生花植株和107棵腋生花植株,这两种表现型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 。
(2)选黄色子叶(YY)与绿色子叶(yy)豌豆,按照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得到F2,种植F2中的全部黄色子叶种子,让其进行,后代中黄色子叶种子的概率为 。
(3)在细胞工程中,将基因型Aa植株的花粉粒和基因型Bb植株的花粉粒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若只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理论上推测可以得到 种基因型不同的融合细胞。
(4)用纯种顶生花的豌豆植株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若得到两种表现型的单倍体,原因最可能是 。
(5)用32P标记豌豆体细胞的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含32P标记的染色体和未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比为 。
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的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___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3)下面两组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____________,接种前要进行________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5)培养微生物时,为了防止水珠掉落在培养基造成污染,应将培养基。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
(2)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与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方向一致的是(填“膜内”或“膜外”)的电流传导方向。
(3)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在图甲的[ ]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为电信号→信号→电信号。
根据教材中相关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的含量有关。
(2)人类的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
(3)人类的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4)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植物的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性。
(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下图a为某地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图b为该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图c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要使人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外,各种生物的数量要保持___。
(2)图a所示的人工生态系统中,蚕粪中的氨经过的硝化作用形成的硝酸盐可被植物利用。
(3)根据图b的信息,请绘制由甲、乙、丙、丁4个种群形成的食物网简图
(4)在图c中,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型。若t2时种群的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在捕捞后保持在水平,因为此时。
下图是某同学建构的人体细胞和内环境的关系图。图中A、B、C、D代表组成人体体液的各成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字母,“”中填名称)
(1)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 ]、[ ]、[ ]。
(2)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 ]。
(3)葡萄糖分子从A进入肝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至少经过层生物膜。
(4)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调节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