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
|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
|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
| C.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可用两组实验相互对照:一组玻璃罩内放人植物,并加入低浓度二氧化硫气体,另一组玻璃罩内放人相同的植物,并加入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 |
| 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可用两组实验相互对照:一组2mL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注入2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一组2mL蔗糖溶液中注入2mL蒸馏水 |
很多人认为把水果或蔬菜放在清水中浸泡可以有效除去水果或蔬菜表面的残留农药。为探究此种处理方法的正确性,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相同的青菜各1 kg作为样本,并对其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结果如下:
| 甲 |
乙 |
丙 |
丁 |
|
| 处理方法 |
未做处理 |
纯水冲洗1 min |
浸入纯水1 min |
浸入纯水30 min |
| 1 kg青菜农药残留量 |
0.196 mg |
0.086 mg |
0.097 mg |
0.123 mg |
实验二:取相同的青菜500 g,并将其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下曲线。研究表明,植物细胞既可以吸收水也可以吸收可溶性农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一中,甲、乙两组对照可以说明青菜的残留农药经纯水冲洗可以去掉一部分
B.实验一丁组农药残留量比丙组农药残留量多,最可能的原因是农药分子溶于水后又被植物细胞吸收
C.在实验二中,在AB段,细胞对水分子的吸收速率大于对农药分子的吸收速率,在BC段,细胞对农药分子的吸收速率大于对水分子的吸收速率
D.综合上述分析,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吸收可溶性农药应为同一过程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图示为红细胞膜,则O2的运输方向是Ⅱ→Ⅰ或Ⅰ→Ⅱ,如果图示为肝细胞膜,则O2的运输方向只有Ⅱ→Ⅰ |
| B.胃蛋白酶原是一种外分泌蛋白,它自细胞排出的过程与图中b方向相反,但其他条件相同 |
| C.图中显示细胞膜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其流动性主要体现在②能移动而与①③关系不大 |
| D.细胞间识别、免疫与①有关,细胞癌变后①含量减少 |
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常会遇见一些典型生物体,下列关于图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框图①内都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但都有核糖体,其遗传物质都包含四种碱基 |
|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没有复杂的细胞器,且都是分解者,也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
|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
| D.框图④内都不含有叶绿体,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但只有一种能进行有氧呼吸 |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都伴随着ADP的增多 |
| B.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被动运输 |
| C.多聚体在细胞中作用很多,如信息识别,携带遗传信息,调节生命活动等 |
| D.有的多聚体在细胞增殖时有复制和相对均分的现象 |
如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 |
| B.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
| C.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 |
| D.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