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五口通商时期中国丝茶出口情况表》,影响丝、茶出口总值变化的因素有( )
年份 |
茶(磅) |
丝(包) |
1843 |
17727750 |
1787 |
1849 |
82980500 |
16298 |
1854 |
109369000 |
54233 |
1858 |
103564400 |
85970 |
①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 ②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③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中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的原因可能是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
B.“一国两制”构想推动 |
C.“九二共识”基本达成 |
D.两岸“三通”最终实现 |
《人民日报》某篇社论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里的“新的社会组织”是
A.农业互助组 | B.农业合作社 |
C.人民公社 | D.村民委员会 |
194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访问苏联,会见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1950年2月14日,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方此举
A.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
B.希望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承认 |
C.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D.借助苏联恢复在联合国席位 |
下图是吉林省档案馆收藏的日本昭和12年(1937年)12 月23日出版的《大阪每日新闻(奈良版)》。其标题有:《南京总攻击观战记》、《情思远飞故里 举杯共忆苦战》、《悼念战友 誓死杀敌》、《在夷为废墟的敌都迎接新年》等。这些报道①美化侵略行为 ②颠倒战争是非③否认屠杀暴行④助长侵略气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
年代 |
钢(吨) |
生铁(吨) |
煤(吨) |
锰矿石(吨) |
1935年 |
256565 |
787061 |
36091747 |
31400 |
1936年 |
414315 |
809996 |
39902985 |
43400 |
1937年 |
556347 |
958683 |
37230469 |
79187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
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