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因此,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为此,先进的中国人 ( )
A.进行维新变法 | B.发动武昌起义 |
C.宣传实业救国 | D.掀起新文化运动 |
20世纪30年代,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 B.七七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 D.淞沪会战 |
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辛丑条约》 | D.《马关条约》 |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是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的直接结果?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北京条约》 |
2009年二三月间,圆明园流失的文物鼠首、兔首铜像在法国一家拍卖行被拍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A.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
B.中国政府顽固地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
C.中国的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于英国 |
D.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