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进行武装斗争 | B.开辟农村根据地 |
C.领导城市暴动 | D.建立统一战线 |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 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 |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万里找邓小平说:“安徽一些农村已经搞了包产到户,怎么办?”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这让万里吃了定心丸。当时万里担心的是包产到户
A.逆潮流 | B.悖路线 | C.不科学 | D.违民意 |
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其中,与1923年6月至1937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 |
C.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
前不久,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 | B.拒绝张、杨“兵谏” |
C.同意与中共进行第二次合作 | D.出席开罗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