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理爱好者在我国某城市固定地点观察日落景象,每次他都用相机多次曝光后再将多幅影像叠加起来,形成一幅日落轨迹图。依上述拍摄手法,他在某日(地方时18时17分日落)拍摄日落轨迹Yl,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某日(地方时18时38分日落)在原地又拍摄了一次,得到日落轨迹Y2,将两次的日落轨迹重叠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若他第一次拍摄日落轨迹那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7°,则该地纬度最接近
A.40°N | B.35°N | C.26°N | D.19°N |
他两次拍摄日落轨迹的日期可能分别是 ( )
A.4月5日、5月4 日 | B.7月1日、8月1日 |
C.9月10日、10月9日 | D.11月8日、12月10日 |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字母依次是
A.abcd | B.abdc | C.badc | D.cbad |
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②>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①>② |
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1~2题。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
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 | B.8时~当日16时 |
C.16时~次日8时 | D.6时~次日18时 |
下图表示的是:
A.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 B.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
C.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 | D.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 |
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