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中央企业在“保质提效”基础上加快了重组步伐,垄断经营范围逐步限制在少数自然垄断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此举有利于( )
①规避市场竞争,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②限制中央企业,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充分发挥央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④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假设某国2014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8000万亿元,且价格与价值相符,2015年该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货币发行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2015年该国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有
①社会总供求保持基本平衡②通货膨胀
③出口低迷,内需增长乏力④物价基本稳定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国家先后设立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并举行隆重纪念活动。这样做
①从制度上重建慎终追远的国家传统
②强化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对社会道德的引领和价值塑造
④凸显中华文化力量体现在救亡图强的抗争中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古时人们在“二月二”(龙头节)这一天会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在今天,我国北方许多地方依旧在这一天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这说明
A.文化现象丰富多彩、无处不在 | B.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
C.传统习俗是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 D.祭祀文化是民族节日的重要内容 |
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均衡问题,我国政府摒弃“大水漫灌”调控模式,开启“滴灌”模式,对经济发展进行“定点”“定向”调控。调控模式的变化说明
A.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可以调控的 |
B.国家调控经济政策具有社会历史性 |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观随意性 |
D.宏观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中央提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体现的哲学方法论是
①重视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②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③根据主观需要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④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