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从炎帝到老子;从司马迁到诸葛亮……上演了一幕幕政府带队、专家论证的“连续剧”。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今就连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和“孙悟空”都有了“故里”。更有甚者,被中国传统文化所不容的西门庆,也被两省三地争得不亦乐乎。同时,不少名人故居被过度商业开发,引起不小的争议。
(1)你是否赞同争夺名人故里现象?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针对争夺和开发名人故里资源的现状,请从哲学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1967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在当时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
197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她再次翻阅大量中医药典,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由于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作出的革命性的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青蒿素提取成功的原因。
(3)在国家鼓励万众创新的今天,请就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提出两条建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
材料一: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关键之年,必将在我国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充分发挥其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组织各民主党派及广大政协委员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顺利实施以及“十三五”规划的制定献计出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彰显了政协智慧。
材料二: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将民生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材料三:“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为何要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
(2)结合材料二,说明坚持共享发展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十三五”时期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材料一:H市政府积极落实“互联网+”发展战略,在充分调查互联网市场的基础上,实施以“发展信息经济、推广智慧应用”为突破口的“一号工程”,通过打造电商服务平台,跟进高速网络覆盖、物流仓储基地的建设,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重点扶持一些具有潜力的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新业态,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强对电商人才的培养,重点培育一批提供人才服务的专业公司。同时加强电子商务相关的法规标准和信用体系建设,坚决打击网络犯罪、假冒伪劣、欺诈、侵犯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和网络交易安全。
(1)结合材料一,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简述H市政府是如何保障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
(2)结合材料和电子商务的现状,运用政府的职能的相关知识,简述政府在落实“互联网+”发展战略中应发挥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首先树立了宪法的权威,强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基础性地位,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
请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简要阐述如何树立宪法权威。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材料一: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圆满解答推动科技创新这道彰显政府智慧的考题。我国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立科技服务中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和下放科技类行政审批项目,简化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向社会力量购买科技服务,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怎样提高服务水平推动科技创新“新常态”。
材料二:2014年,中国政治发展步入新常态。从反暴恐“新常态”,到司法环境保护“新常态”;从涉法涉诉信访“新常态”,到全民守法“新常态”……唯有法治,才是串连起2014年所有故事碎片的主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引领中国法治建设步入不同以往的“新常态”。涵养法治新常态必须具有规矩守法意识、公开监督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知识阐述如何涵养法治建设新常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