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最令我敬佩的是钱学森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
B.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虽然与会各国都对气候恶化表达了深切的忧虑,但在减排问题上却同床异梦,很难达成共识。 |
C.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 |
D.菲律宾军方23日说,大约100名武装人员当天在南部马京达瑙省制造了耸人听闻的血腥事件,至少杀害36人,这是近年来菲律宾南部发生的最严重政治暴力事件。 |
指出通假字并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 |
B.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餍:通“厌”。 |
C.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 |
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蚤:通“早”。 |
下列句中“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两项是 (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 B.大王来何操 |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G.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H.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J.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下列句子中“之”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③ 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⑥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⑦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⑧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⑨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⑩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A.①②③⑤ |
B.②④⑥⑩ |
C.⑥⑦⑧⑨ |
D.③④⑧⑩ |
下列句子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 |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E.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F.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G.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H.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欤?②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③则必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辩矣④砉然向然,奏刀騞然⑤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⑥善刀而藏之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⑧声非加疾也⑨君子生非异也⑩ 养生丧死无憾11无乃尔是过与12在邦域之中矣13居闉,又三月而后已14圣人非所与熙也1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16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
A.①③⑤⑧1114 B.②⑤⑥⑨1216
C①③⑥⑦⑨⑩ D.②④⑦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