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 mol·L-1 盐酸,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 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 mL),继续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的pH是( )
A.4 | B.7.2 | C.10 | D.11.3 |
某有机物A(C8H16O2)能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其中C与F是同分异构体。则符合该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
下列实验室除杂(括号内为少量杂质)的方案正确的是
提纯物质 |
除杂试剂 |
提纯方法 |
|
A |
苯(苯酚) |
浓溴水 |
过滤 |
B |
Al(Fe) |
氢氧化钠溶液 |
过滤 |
C |
CO2(NO2) |
水 |
洗气 |
D |
乙酸乙酯(乙醇) |
水 |
水洗、分液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熔点:金刚石>晶体硅>单质硫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F>H2S
③同一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④因为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需要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N
⑤ⅥA、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①③⑤
有Fe2+、NO3-、Fe3+、NH4+、H+ 和H2O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l |
B.还原产物为NH4+ |
C.若有l mol NO3-参加还原反应,则转移8mol e- |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 2+ -e-=Fe 3+ |
将51.2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9 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
A.0.2mol | B.0.4mol | C.0.8mol | D.0.9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