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阅读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
项是( )( )
A.琴是新女性的典型。她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上了女子师范学校,还想与觉民等一起去外语专科学校上学,还想学同学倩如把头发剪掉。当她意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时,![]() |
B.觉慧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他再出门。高老太爷五十来岁时![]() |
C.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正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 |
D.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民认为“担当不起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 |
E.觉慧是新青年的代表,他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积极参加社会进步活动,但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个人反抗的力量。下列各项中,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
A.“愚人之王”的游行队伍来到了格雷沃广场。这是卡西莫多平生第一次尝到自尊心的乐趣。在此之前,他尝到的只是由于地位低贱而处处遭受到的侮辱和蔑视,只是由于他的外表而遭到厌弃。 |
B.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个淫邪毒辣的家伙。他垂涎爱斯梅拉达的美色,因而指使卡西莫多刺伤与她幽会的弗比斯,使爱斯梅拉达因而被捕和判罪。 |
C.成千上成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救爱斯梅拉达。不明真相的卡西莫多怎容这些人冲入教堂,从楼顶上扔下巨大的石条石块,翻倒灼热的金属液体,企图疏散众人。 |
D.当隐修女居第尔发现眼前这个漂![]() |
E.爱斯梅拉达被捕后,在法庭上,弗比斯指控爱斯梅拉达是女巫,还说她的山羊有妖术。当山羊把字母拼成法露黛尔老太太的名字时,就更确认她是个可怕的妖婆。爱斯梅拉达矢口否认,却遭到了严刑逼供。
阅读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
B.孟子认为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只有无耻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
C.孟子认为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就赶不上别人。 |
D.孟子认为如果及早知耻,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只要能知耻,哪怕犯多次错误,都可救药。 |
(2)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孔子和孟子说的“耻”有什么不同。(3分)
简答题(5分,选答一题)
(1)概述吴少奶奶的爱情悲剧故事。
(2)简述吴荪甫与屠维岳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他(袭人)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他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
“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指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又是如何收场?
(2)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林黛玉和谁一起看《西厢记》?看完书后有什么举动?请简述。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宴毕,驾回许都。众人各自归歇。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 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侍;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
云长所说的“欺君罔上”指什么事?请简述。
简答题。(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这位“先生”是谁?“先生”因何到“此小县”?到“此小县”后表现如何?张飞对“先生”前后态度有何变化?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咱们素日好处,再不用说。但今日你安心留我,不在这上头。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
说这话的是谁?话中的“出去”是指什么事?“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具体指哪些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