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检验淀粉是否分解的适宜试剂是斐林试剂 |
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用 0.5g健那绿和50mL蒸馏水配制的染液 |
C.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看到的是它们生活状态下的形态 |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向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溶液 |
下列有关根尖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
B.核仁是产生核糖体及复制染色体的场所 |
C.核孔对物质的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
D.通过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下图中的三条曲线代表马铃薯植株三种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对马铃薯块茎催芽
应选择的最适IAA浓度是()
A.10-10mol/L | B.10-8mol/L |
C.10-6 mol/L | D.10-4mol/L |
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
A.都是生物体内高效而微量的有机物 |
B.都能直接参与细胞的各项代谢活动 |
C.均对生物体生命活动起促进作用 |
D.均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运送到作用部位起作用 |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
D.诱杀雄性个体一定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
“组成不同生物的元素含量有不同”。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
C.生物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选择地从环境中吸收的元素 |
D.生物体内元素的存在形式各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