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城市地下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城市化进程,现在渗入地下和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据此回答:产生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 |
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
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 |
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
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
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特点是
A.各地灾害种类一样 | B.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
C.主要发生在东部 | D.主要发生在西部 |
大香格里拉地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的“金三角”地区。目前,3省区将联合投资500亿元,使中国西南角成为世界精品旅游景区之一.据此回答将“大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精品景区的优势条件是
A.人文景观的丰富性 | B.对外联系的快捷性 |
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D.自然景观的独特性 |
旅游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是指
A.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
B.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
C.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
D.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能容纳的能力 |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我国27.9°N、115.7°E(大致在鄱阳湖附近),发生了里氏5.7级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均有震感,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回答31-32题。
有关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北京和当地测到该次地震的震级不同 |
B.地处人口密集地区,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
C.属于深源地震,破坏性大 |
D.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上 |
关于此次地震震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几年湖泊蓄水能力降低,是围湖造田的结果 |
B.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C.土质疏松是造成该地区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 |
D.该地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
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 B.自然灾害发生空间不同 |
C.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 D.文化水平不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