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 B.武力掠夺 |
C.制度创新 | D.科技强国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其中古希腊民主的“幼稚”的主要表现是
A.适用范围的限制 |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
C.小国寡民的特征 | D.封建割据的状态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欧洲统一进程的加快 |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D.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 |
欧共体从1967年成立之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1986年的12个成员国,2004年5月1日,欧盟发展到25个成员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有
①地域上接近
②民族文化传统接近
③内部经济联系密切
④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威胁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