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读完后,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读后感,要求所写文章必须以所读材料为基础,有真情实感,有思想内涵。。
1.一个几千平方米的高大建筑里,里面很空旷,平放着六个笼子,每个笼子里都有一只萎靡的黑熊。奇怪的是它们身上都箍着一个明晃晃的像兜肚的东西。老张告诉我,“这是取胆汁用的,现在的熊胆汁价格是每克300元。”他带我来到第一个笼子跟前,打手势告诉我:“采胆汁开始了。”我看见两个彪悍的工人麻利地左右绑好熊躯,在那刚兜肚两侧各拉起一条粗大的绳子,经过一个特制的滑轮,齐喊了声“嗨!”只见熊身上的钢兜肚渐渐地收缩着收缩着。突然,熊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吼喊:“呜……!”那简直不是吼叫啊,那是变了形状的凄哭。它拼命仰着头痛苦地瞪圆了眼睛,四个粗大的掌子在有限的空间蹬抓着地面,发出“滋拉滋拉”地刺耳声。瞬间,那腹下的钢管里“滴答、滴答”地流出了碧绿色的液体。操作工人又慢慢松开绳子,接着拉起下一个回合,又是一阵声嘶力竭的嚎叫。我看到熊的眼泪瞬时淌下来,它竟然也像人一样咬紧了牙齿,躬起了身体去承受着无休止的痛苦。好悲惨的一幕啊,我不忍再看,扭头走开了。此时,我才明白,夜里那些悲叫是这些带着伤痛的熊,在难挨的暮色里发出的呻吟啊。
老张跟我到门口,我声音颤抖地质问他:“你们还有人性么?它们可都是生命啊!”老张淡淡地说道:“没办法,我们干的就是这样的活啊。”情绪稍定,我无奈地问他:“多长时间采一次胆汁?”他回答道:“那要看情况了,胆汁多的一天两次,少的最迟两天要一次,一般一个熊年产胆粉2000克,可以采10年。”我的心战栗了,一天两次,10年,这是个什么样的魔鬼数字啊,也就是说,这样欲死的折磨每天都要进行两次,要在这样欲生不能的刑法里忍受10年,7200次剜心剔骨,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啊!
我提出要回去。老张说:“一会要对小熊手术,这个关键时刻你可不能走,你代表刘总,你走了,出了事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我只好跟他又回到了熊房。在他的招呼下,四个彪悍的工人围拢到了小熊跟前,用铁链子紧紧地捆绑起那只小熊。小熊惊恐地望着大家,当它的眼神看到我时,顿时一亮,哀求地望着我。我的眼睛湿润了。此时,它竟然“扑通”一声向我跪了下来,是四个蹄子同时跪下……老张挥挥手,命令手术开始。小熊失望地朝着屋顶长嚎,其实那是放声大哭。“呜……”那声音惨极了,失望极了,是我在这个世界上从未听过的震撼心灵的呼喊,它简直就是用人类的语言呼喊出来的一个“妈”字,就连那些刽子手般的工人也为之一震。就在此时,一个令人异常震撼的情景出现了。只见笼子里的一只大熊嘶叫了一声,竟然用那巨掌一点点地撑开了拇指般粗的铁笼子,蹦了出来。吓得那些工人四下逃窜,我顿时呆住了,脚下像生了铅,一步也移动不得。可大熊没有理会我的存在,飞快地蹦到了小熊的跟前,用那笨拙的巨掌去解那粗粗的链子,可怎么也解不开。它只好亲吻着小熊,勉强地把它依偎在自己的怀里,用舌头慈爱地舔去小熊脸上的泪水,哼哼叫着去抚慰自己亲爱的孩子。小熊也像在连连叫着妈妈,“呜呜”地呜咽着,求妈妈救救自己。
突然,大熊狂叫着,用自己的巨掌狠狠地掐住小熊的脖子,吼叫着用尽力气掐着,掐着……直到小熊的身体软绵绵地倒下来,它才松开了自己的巨掌。它看着已经死去的孩子,它呜咽着,哀嚎着,仿佛在喊:“孩子啊,妈妈救不了你,但你再不会去受罪了,妈妈对不起你啊!”它先是撕咬着自己的毛发,接着一把拽下了身上的钢兜肚,那钢管带着半个胆囊飞了出去。肚子上的毛皮顿时被鲜血染红了,汩汩地流淌着殷红的赤丹。只见它大叫一声,疯了似的向墙壁撞去,“砰!” 墙壁轰然倒塌了。
我麻木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这个熊房的。
2.史怀哲是一位听命于自然呼唤的人,他在《敬畏生命理论的产生及其对我们文化的意义》一文中讲述了童年的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个春天的早晨,他被他的同学拉去打鸟,但给弹弓装上小石头并拉紧之后,却无法瞄准小鸟,有一个神秘的命令来自内心深处,“我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小鸟,它是一条生命。绝不能伤害它,于是,扔下弹弓,惊走了鸟儿。”作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的一生似乎都在不断重演着儿时的选择,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选择:是举起“弹弓”,学会杀戮,还是扔下“弹弓”,劝善与行善。30岁那年,他由神学改习医学,并告别奢华拜物的欧洲,到贫瘠清苦的非洲丛林,为当地土著服务了60年。人们在追忆他的生命意义时,常常描述为“心地纯粹”“无私奉献”“永恒之爱”。将他的价值定格在体验、创造一种道德的生活。史怀哲是一位有着博大精神生活的人,他也是一位有着坚定理念的人,他毕生的理念是“敬畏生命”,并将它铸造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公德。
另一位伟大的素食主义者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素食者所导致性情上的改变和净化,对人类都有相当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对人类很吉祥”。爱因斯坦曾专门写过一篇叫《质朴的伟大》的文章称赞史怀哲医生,在文章的开篇中爱因斯坦写道:“像阿尔贝特·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对善和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而他又有幸具有极为健壮的体格,这给人的印象就更为深刻了。使史怀哲感到欣慰的是,他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符合其天性的一切。健壮的体格要求直接行动,这使他抵制了悲观主义听天由命的倦怠。本来,史怀哲的道德敏感性会使他陷于这种倦怠之中。因此,尽管有当代加于每个敏感的种种失望,史怀哲还是成功地保持了他的乐天的、肯定生活的本性。”
史怀哲之受人尊敬,是在于他把作为人道主义的爱和悲悯,敞开给了我们周围生存着的所有生命。他有着一颗“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之心。这正是古今中外一切圣者的共同特征。对于史怀哲来说,无条件的爱和仁慈正是其作为一个生命的意义之所在。他说:“我的生命对我来说充满了意义,我身旁的这些生命一定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果我要别人尊重我的生命,那么我也必须尊重其他的生命。道德观在西方世界一直就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这是非常狭隘的。我们应该要有无界限的道德观,包括对动物也一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切都是一次性的,从餐巾纸到个人的生命。我们知道枝头的嫩叶不再是去年的那一片,娇艳的鲜花也不再是去年的那一朵,也知道我们不可能在子孙的身上得到再生。时间的线性使每一瞬间具有了独一无二的价值。从胚芽萌动到眼泪风干,人们在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瞬间感受着独一无二的生命。
请以“一次性”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生陈作兵的父亲半年前确诊为“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转移”,无法手术。陈作兵一度束手无策,最后他从科学的角度,理性地尊重父亲的决定:放弃治疗。在他的安排下,父亲回到诸暨老家,不再服药、打针,还亲自下地种菜,只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家人也不再提父亲的病情,直到父亲去世……父亲走的时候,很平静,很满足。
陈作兵的行为诠释了孝顺的另一种含义,他父亲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7岁的时候,爷爷带我去钓鱼。爷爷叫我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一块石头,问我:“你看到什么了?”
“我看到一朵水花。”我回答。
“你还看到了什么?”爷爷问。
“还有,水面上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
爷爷点了点头,对我说:“每一个人都要对他在这个世界上制造的水花负责,这水花会激起许多圈波纹,产生连锁反应。”
坐在岸边,静静地凝望着微波荡漾的水面。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文体明确,诗歌除外。(4)字数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对新婚夫妇住进了一幢新居民楼。一天晚上,全楼突然停电,一片漆黑。夫妻两人手忙脚乱地在房间寻找蜡烛,这时,传来了清脆的敲门声。打开门,借着楼道应急灯微弱的光线,只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背着手站在门口。女孩问:“叔叔阿姨,你们家有蜡烛吗?”夫妻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想:刚搬进来就来借蜡烛,以后还不知要借什么东西呢。于是就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小女孩一听,笑了,把两只手从背后伸出来,每只手都握着一支蜡烛。小女孩甜甜地说:“这幢楼刚刚使用,有时会停电,我妈妈怕你们没有准备,就让我给你们送两支蜡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