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列《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及结果,回答问题:
组别 |
处理 |
结果 |
a |
①材料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 |
①发生质壁分离 |
②然后将材料移到蒸馏水中 |
②质壁分离复原 |
|
b |
③材料置于0.6g/mL蔗糖溶液中 |
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
④然后移到蒸馏水中 |
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
|
c |
⑤材料置于7%的尿素溶液中 |
⑤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渐渐复原 |
d |
⑥材料放入100℃热水中3分钟取出,重复a组实验 |
⑥未发![]() |
①出现a组实验现象的内因是:
;
外因是: 。
②出现b组、d组实验现象共同的原因是 。
③c组实验结果说明 。
下图为牛胚胎性别鉴定和分割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甲、乙、丙过程的技术名称:
甲________;乙______;丙________;进行乙过程时,所取的样本是________。
(3)进行甲过程时,所使用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本过程的技术关键是________。
(4)尽管胚胎分割技术在多种动物中取得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刚出生的动物体重偏轻,毛色和斑纹上还存在差异等,同时很难取得同卵多胎,成功率较高的是________。
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应用_______处理,除去_______;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然后用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的手段是_______ ____,所形成的D称为_____________。
(4)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_种,用来培养的D的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为什么?
(2)过程②、③必需的酶分别是、。
(3) 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必须用___切割A和B,使它们产生相同的_,再加入,才可形成C。
(4) 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药剂)处理D等。
(5)图中的D是基因工程中的__细胞,能作这种细胞的有等。
下图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有,图中A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和复制原点。
(2)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T—DNA具有的特点。图中②过程的方法称为。
(3)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检测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4)图中③过程常采用的生物技术是,此技术首先需通过细胞的过程,培养出,然后经再分化形成小植株,其原理是。
(5)图中③过程培育到,将其包上人工种皮,可制成人工种子。
生物乙醇是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纤维素酶解→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让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1)最好选择怎样的环境采集土样?。
(2)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粉5g、NaNO3 1g、Na2HPO4•7H2O 1.2g、KHPO4 0.9g、MgSO4·7H2O 0.5g、K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该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
(3)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__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4)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如何呢?在生产中需要定量检测,请提出定量检测纤维素酶含量的实验思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