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做了下列两个实验,最初时各个试管中小球藻的量相同,请回答:
(1)实验一: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很快,在相同培养液中,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抽去空气),将两个装置都同时放在阳光下。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B、C两试管哪个更绿 。写出此时A瓶中酵母菌主要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反应式
②实验中B试管的小球藻能长时间存活吗? ,为什么
。
(2)实验二: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固定的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 ,该实验中是通过控制 来探究 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在该实验中,如果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所示)。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
(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请回答:
①该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至关重要的特性是 。
②有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增加膜的通透性,B的完整化学名称是 。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 。
③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有此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区别,其原因是由于图中(填字母)的不同所致。
(3)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同于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 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一28。他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依据是 。
回答下列Ⅰ小题
Ⅰ.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回答:
(1)只依据B曲线 (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 。
(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 ,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原因是 。
(3)若大麦吸收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 (能、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 (相同、不相同)。
(4)该大麦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 (相同、不相同),该部位称为 。
科学实验表明: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增大,而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减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自由水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和液泡等部位。随着发育期的不同和细胞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自由水占细胞鲜重的绝大部分,是细胞的良好_____________,有利于物质的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的顺利进行,所以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自由水的含量就_____________。
⑵干种子内含的主要是____________水,抗旱性强的植物结合水的含量__________,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自由水含量______________。
⑶结合水和自由水是可以____________的。
化肥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但过量使用会随雨水流入水体,引起河流富营养化。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之一。为了研究某种水生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某学生设计了以下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比较富营养化水体中金鱼藻和凤眼莲对氮的吸收作用
实验材料:大小合适的相同水箱、金鱼藻、凤眼莲、富营养化的河水、检测水体氮浓度的相关仪器和其他必需设备。
研究过程:将水箱分为三组,一组三个,注入上述河水,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一组作为对照,另两组分别放置相同重量的金鱼藻和凤眼莲,均放置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定期测量各水箱中水体的氮浓度。
(1)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该学生考虑到了实验中水分的蒸发问题。他应该定期在每个水箱添加()
A.相同数量的蒸馏水 | B.相同数量的原水样 |
C.与蒸发掉的水量相同的蒸馏水 | D.与蒸发掉的水量相同的原水样 |
(2)下表为该学生实施方案后所得原始数据记录表(水体氮浓度单位为mg/L):
水箱号 |
原始水体氮浓度 |
1个月后氮浓度 |
2个月后氮浓度 |
3个月后氮浓度 |
4个月后氮浓度 |
|
Ⅰ组 (放金 鱼藻) |
A |
2.91 |
2.87 |
2.65 |
2.04 |
1.86 |
B |
2.86 |
2.63 |
2.02 |
1.89 |
||
C |
2.87 |
2.66 |
2.05 |
1.84 |
||
Ⅱ组 (放凤 眼莲) |
A |
2.91 |
2.45 |
2.06 |
1.53 |
1.33 |
B |
2.48 |
2.10 |
1.50 |
1.32 |
||
C |
2.43 |
2.04 |
1.54 |
1.33 |
||
Ⅲ组 (对 照组) |
A |
2.91 |
2.88 |
2.88 |
2.88 |
2.89 |
B |
2.90 |
2.90 |
2.87 |
2.86 |
||
C |
2.90 |
2.90 |
2.91 |
2.91 |
处理实验数据,取各组平均值,在右面的坐标系内画出3组水体氮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折线图。
(3)根据以上数据,该学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凤眼莲和金鱼藻均能吸收水中的氮,其中
的吸收能力更强。但不能据此判断它是理想的治理富营养化河水的植物,说出三条理由:
下图表示某人因病不能进食,住院期间以葡萄糖和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5d后,在原生质中糖类、脂类、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图:
(1)图中(Ⅰ)是_________,因其在原生质中含量最多(占干重的50%),不能进食后消耗量最大,故直线下降。
(2)图中(Ⅱ)是_________。图中的(Ⅲ)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