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才曙光初露,只见路边所有黑色的树枝全部变成了金枝铜干。但是,不到一百公里光辉渐淡,终于一片昏昏沉沉……大雾不知从何升起,车窗上又噼噼啪啪响起雨点,从此这雾再也不散,这雨再也不停……”(摘自余秋雨文集)。回答:材料中叙述的自然现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
| A.12月,南美洲的南端 | B.12月,北欧 |
| C.12月,我国的四川盆地 | D.12月,我国的漠河 |
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极地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下图表示1978~ 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 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 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
|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 D.劳动力日趋紧缺 |
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 A.四川 | B.贵州 |
| C.安徽 | D.浙江 |
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日,地球可能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
| B.该日,漳州日出方向为东南 |
|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
| D.该季节,南非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
甲地日落时刻为( )
| A.19时 | B.17时 |
| C.18时 | D.20时 |
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短,且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该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坡面流、壤中流 | 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 |
| C.坡面流、下渗、壤中流 | 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 |
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 A.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 | B.植被覆盖密,截留雨水多 |
| C.岩体破碎多,地下径流小 | D.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 |
下图中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科考船途经①、②、③、④处,均顺风顺水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①、②、③、⑤处对应洋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处洋流向高纬地区流动 | B.②处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
| C.③处洋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 | D.⑤处不可能形成渔场 |
读下图,回答第下列小题。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可能为变质岩②此季节,b地区温和湿润③c处山地成因为背斜成山④若d地植被遭到破坏,河流三角洲会减缓向海洋延伸的速度
| A.①② | B.②③ |
| C.①④ | D.③④ |
d地年均降水量比同类自然带其他分布区偏多,其原因是()
|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
|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更加强烈 |
| 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 |
| 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