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生成酪氨酸,大量苯丙氨酸脱氨后生成苯丙酮酸,随尿排出而患的疾病。下图示人体苯丙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食物蛋白质→氨基酸细胞中的苯丙氨酸
酪氨酸
3,4羟苯丙氨酸
黑色素
A.此过程表明酶是影响性状的根本原因 |
B.控制酶1的基因发生突变,将会导致苯丙酮尿症 |
C.此过程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影响性状 |
D.控制酶1、2、3合成的基因任一个发生突变,都可能导致性状改变 |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 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 |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
因研究和阐明细胞内囊泡转运机制,美国和德国的三位科学家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运输障碍时,可能导致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免疫调节发生紊乱 |
B.内质网在囊泡运输过程中起着交通枢纽作用 |
C.囊泡与靶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D.合成同一种抗体时,虽然囊泡的来源不同,但囊泡中蛋白质的结构是相同的 |
酸碱物质在生物学实验中有广泛作用,下列有关实验中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还原糖时需先加斐林试剂甲液,目的是为CuS04与还原糖的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
B.浓硫酸可为重铬酸钾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 |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后需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
D.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
某生物技术公司发明一种生物打印机,可利用患者自身细胞“打印”出“静脉”等器官,这为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供体不足、免疫排异等问题提供了美好前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异体间的器官排异反应是生殖隔离现象的体现 |
B.排异反应主要是浆细胞识别特异抗原后分泌的抗体的作用结果 |
C.利用生物打印机“打印”器官时主要涉及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
D.用细胞“打印”出“静脉”等器官的过程中,细胞的DNA和mRNA均发生变化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酶分子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 |
B.与无机催化剂相比,一种酶能催化的化学反应种类更少这与酶的空间结构有关 |
C.将酶分子经高温环境处理后,酶会因为肽键断裂而失活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不再出现紫色 |
D.酶分子与无机催化剂都是通过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起催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