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要想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就必须
①大力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大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③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 ④努力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唐代,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从而形成我国元宵节观灯习俗。这表明
①开放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②元宵观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西域佛教燃灯礼佛的习俗形成了中国的元宵节
④中华文化起源于西域佛教文化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③ |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④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汉字,独特的方块字,字小乾坤大。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
B.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
C.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动力 |
D.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
内地很多地方政府提出要大力开发当地的文化遗产,对此,有学者表示,“开发”十个野蛮的词,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使用 “开发”一词,联合国用的是“利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用的是“活化”。 “开发”与“活化”文化遗产的区别在于
①“开发”偏重于经济效益,“活化”重视文化的传承
②“开发”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活化”割裂了二者的联系
③“开发”是虚无的,“活化”是复古的
④“开发”可能破坏文化遗产,“活化”有助于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 |
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D.传统文化都是精粹,我们应该继承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