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对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
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
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A.劳动力因素 | B.内部交易成本 | C.市场 | 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
B.发达国家的内部交易成本较低 |
C.东亚地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较好的目的地 |
D.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往往是单一的 |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31—34题。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 B.石油、天然气和煤 |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
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适用于()
A.①输送线路 | B.②输送线路 | C.③输送线路 | D.三条输送线路均可 |
“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
C.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
“西气东输”的“西气”主要来源于新疆,该地天然气丰富的原因是()
A.该地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 |
B.该地有大面积的石灰岩 |
C.该地有良好的储气构造 |
D.地壳运动激烈,形成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9-30题。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 B.坡地开发 | C.交通线增多 | D.荒漠化范围扩大 |
读图,“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回答27--28题。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
A.阴山 | B.秦岭 |
C.南岭 | D.天山 |
该山地气温最低处位于( )
A.北坡海拔200—500米 |
B.北坡海拔500一l500米 |
C.南坡海拔200—500米 |
D.南坡海拔500—15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