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左图中①河流与右图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左图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的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特点:
①从到;②从到。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的方式主要是的。
(4)这一时期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是城乡之间巨大的差异。
2008年5月1日开通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进一步推进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2009年12月15日,堪称“中国第一桥”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该大桥将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并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添加助推力。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两大桥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比较,GDP较大的是________;第三产业产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
(2)两个地区发展第二产业共同的不利条件是矿物能源缺乏,请说明应对措施。
(3)简要分析港珠澳大桥启用后对珠三角产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图15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地,最适宜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是_______ 。
(2)图中甲功能区是__________ ,乙功能区是_______________ 。
(3)在图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用图例表示出绿化带的位置。
读图14,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图14中,表示地表径流的是____________,其数量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环节)数量的多少。
(2)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此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则最可能是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____岩。
(3)图中N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网纵横。N处地形的成因是____________。
(4)图中水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其对下游河流径流有明显的____________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读图13,完成下列问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2)在“洋流分布模式图”中标出a、b、c、d四处洋流流向,d处洋流属于________(暖流或寒流)。e处洋流对“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的E处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3)D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主要受_____ 条件控制。
(5)①自然带近年来遭受人类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这对全球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进而对于沿海地区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