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4分)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①,荷锄觇②泉脉③。
归燕识旧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④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注] ①远扬:高处和长的枝条。②觇:观察。③泉脉:地层下伏流的水源。④觞:酒杯诗人在诗歌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生活景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
晁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
B. |
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
C. |
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
D. |
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
(2)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五①
杜甫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②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③。
共说总戎云鸟阵④,不妨游子芰荷衣。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762年,严武入朝,杜甫送行至绵州。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②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④总戎:主帅。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锦官城西”句写诗人在成都生计微薄,感慨世事之艰难。 |
B. |
“乌皮几”句,诗人借“乌皮几”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
C. |
“昔去”句,诗人叙写昔日离开成都,担忧乱兵人城骚扰。 |
D. |
“今来”句写诗人回到成都后,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 |
(2)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律诗一般只有中间两联对仗,而此诗四联皆对,属对精切,律法谨严。 |
B. |
诗人借众人的评价,从侧面称赞严郑公的才能,语言得体而蕴藉有味。 |
C. |
此诗尾联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可谓章法井然。 |
D. |
末句化用《离骚》典故,借芰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
(3)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
B. |
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C. |
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D. |
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万物在春日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 注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和",即和韵,是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这首词就是朱熹依照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花词的韵而创作的。 |
B. |
词的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并以问句提起,将梅花与"群芳"比较,突出梅花的清香与洁白。 |
C. |
词中写梅花美艳无比,与姑射山仙人相伴;"风露冰雪"的考验赋予了梅花不同寻常的韵致。 |
D. |
"画角""绿阴"数句,写梅花宁愿休歇凋零,也不愿结出青青的梅子而被人折断梅枝。 |
(2)"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