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麽思想:( )
| A.经世致用思想 | B.君主批判思想 |
| C.自由平等思想 | D.重农抑商思想 |
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18名政府委员时,因共产党有7人,曾是毛泽东老师的徐特立立即宣布退出。这突出反映出共产党人
| A.具有强烈的高风亮节 | B.能够抵制高官厚禄的诱惑 |
| C.坚决维护“三三制”原则 | D.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 |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 B.日本在华投资总量最大 |
| C.最大投资主要用于抗日 | D.美国占据第一的时间最长 |
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北平一些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们也提出“立泯系派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 A.国难当头,团结合作逐渐成为各界共识 |
| 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
| C.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被广泛接受 |
| D.国共两党结束对抗,开始合作 |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
|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
|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 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
|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 D.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