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检测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其性状并没有发生变化,其原因是(   )

A.遗传信息没有改变   B.遗传基因没有改变
C.遗传密码没有改变       D.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 100hm2 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 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 设置1个 1m2 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 随机设置 1m2 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 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 1m2 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年龄期
个体数[来源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400
400
老年期
200
400
600
A.

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

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

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

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出现(

A.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右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狐狸同时占据了两个营养级
B.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使松毛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
C.生物群落内部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各种生物的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
D.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估算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A.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 B.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