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
| B.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
| 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
| 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 |
陈独秀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民主共和可以安稳”的前提条件是( )
| A.推翻袁世凯统治 | B.反对尊孔读经 |
| C.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 D.发展民族工业 |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
|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
|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
|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
以下关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师从柏拉图,创办阿卡德米学 |
| B.著有《理想国》阐述其社会理想 |
| C.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 D.创建了逻辑论证系统“三段论” |
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
|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
| 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
| 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
王阳明《泛海》诗云:“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从这首诗中不能体现的是()
| A.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
| B.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来 |
| C.思通万里,胸天三界,充满禅机理趣 |
| D.格物致知,追本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