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口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
C.2008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
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 B.⑤②④③① | C.⑤②④①③ | D.⑤①④②③ |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名状独一无二丰功伟绩惊骇 |
B.名副其实响彻云宵泄气 荒戮 |
C.月明风青转弯抹角覆灭瓦砾 |
D.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提防佛晓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复活》等。 |
B.《蜡烛》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
C.《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笔下的老头子是一名自信、自尊的抗日斗士。 |
D.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演出,有力地推动了闽北茶文化产业。 |
B.西南连年的旱灾警示我们: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
C.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两会期间透露,异地高考方案的制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 |
D.温总理一进入招待会的现场,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