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
|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
|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
|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
小冬学习了“认识浮力”后,爱动脑筋的小冬提出了问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他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金属块、水和盐水等器材,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

(1)金属块在图 中受到的浮力为 。
(2)分析 、 两图知道:当金属块浸没入水中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因为此时金属块浸入水的 没有发生变化。
(3)小冬 (选填“能”或“不能” 利用图 和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理由是 。
(4)综合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和 有关。
(5)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小冬还计算出了金属块的密度为 . 。
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 保持不变,规格为“ ”、“ ”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阻值为 、 、 、 的电阻各一个。

(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在实验过程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点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电流表的示数为
(3)小明将 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对应的几组电表示数,此过程小明实际探究的问题是电流与 的关系。
(4)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他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不能得出教科书上“通电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大小成反比”的结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未控制电阻 的 不变。
表一
|
实验次数 |
电阻 |
电流 |
|
1 |
10 |
0.30 |
|
2 |
20 |
0.50 |
|
3 |
30 |
0.20 |
表二
|
实验次数 |
电阻 |
电流 |
|
1 |
10 |
0.60 |
|
2 |
20 |
0.30 |
|
3 |
30 |
0.20 |
|
4 |
40 |
0.15 |
(5)表二为小慧记录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数据,据此可推测,她选用的是本题中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 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 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 、 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 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 (选填“左”或“右” 端将下沉。
(3)如图丙所示,在 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 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 ,则在 点应挂 个钩码。
小凡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3)分析图丙所示图象,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 ;
(4)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吸收 的多少;
(5)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的“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发现像高与焦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他将 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如下:
|
实验次数 |
焦距 |
物距 |
像距 |
物高 |
像高 |
|
1 |
|
35 |
14 |
5 |
2 |
|
2 |
30 |
15 |
5 |
2.5 |
|
|
3 |
20 |
20 |
5 |
5 |
|
|
4 |
15 |
|
5 |
|
|
|
5 |
5 |
30 |
6 |
5 |
1 |
|
6 |
15 |
7.5 |
5 |
2.5 |
|
|
7 |
10 |
10 |
5 |
5 |
|
|
8 |
6 |
30 |
5 |
25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1)焦距 为 ,表格中 处数据应为 。
(2)物距 、相距 、物高 、像高 之间的具体关系为: (用字母表示),表格中 处数据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