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请你参加与“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有关的综合性学习。请为下面的实施方案补充活动主题。
要求:任选一个节日;补充的主题应突出节日特点,并与已有“活动主题”的语言形式相同。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歌唱祖国(歌词)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嚼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写一段祝福语,用上提供的词语。(50字左右)
幸福安康 繁荣昌盛请写出借“月亮”思念亲人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表达我们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
给下列句子排序。
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顺序是
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会怎么教学生?那么,答案就有了。
①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②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③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④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
毕业在即,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感谢与敬意,小王想送给老师一张纪念卡,并在卡上题写一副对联,他选了以下几组词语来构成对联,你能帮他完成这幅对联吗?
笔酣日暖墨浓风和绽桃李写春秋
上联:
下联:
语文综合性学习,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1)--(5)题
①目前,我省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感受经典魅力。
材料一:②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创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学习经典。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材料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它改正过来。
(3)材料三中提到用孔子、孟子的经典名句装点橱窗,请你帮他们各写一则孔子、孟子的名言贴在橱窗里。
(4)请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活动”,提两条建议?
(5)为了准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我校九(1)班向省少年宫歌舞团借8套服装,请你以九(1)班的名义写一张借条。
综合性学习。
2012年,被誉为“语林啄木鸟”的《咬文嚼字》杂志发起“围观名家博客”活动,为12位名人的博客文字“挑刺”,引发了广泛关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
材料1:通过全年“围观”12位名人的博客,专家组认定其差错共538条。
材料2:郭敬明把“令你们自豪”误写成“另你们自豪”;韩寒把“见人不救”误写成“见人不久”等。郑渊洁的“孙大爷终于被北京警方恍然大悟”,让人不知所云。
材料3:12位被围观的名人纷纷谈自己的看法,以下两位“博主”的感受颇具代表性。
“今后自己在写博客时会更慎重点,希望能对青少年读者起到较好示范作用。”(郭敬明)
“我以前经常写完不检查就直接发布,这让我出过很多丑……《咬文嚼字》的监督,让我对文字更有责任感,我很感谢他们的工作。”(韩寒)《咬文嚼字》杂志社编辑接受了小记者的采访,以下是部分采访记录。请根据情境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对话。
小记者: A
编辑:博客是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平台,名人的博客读者更是动辄百万,其受众几乎相当于一份日报。名人作为受关注度甚高的公众人物,其发表在公开平台的文字,已经是公共读物。所以我们认为,对公众人物的博客文字,有一定的监督和要求,是必要的。
小记者:名人被揪出错误,似乎是件不大光彩的事儿。给他们挑错,他们不反感吗?
编辑: B
记者:是啊,这些差错,如果细致一些,确实可以避免。名人应该有这样的风度,应该比其他公民更具公共责任感。谢谢您!
AB班级里就“对网络语言是否应该‘咬文嚼字’”举行了辩论赛,反方同学认为网络语言具有随意性,不必吹毛求疵。针对反方这一观点,请代表正方拟一则辩论词。
古人也咬文嚼字。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清初著名剧作家兼评论家李渔认为“闹”字极粗极俗,且听不入耳。王国维却说:“着一‘闹’字,则境界全出矣。”你赞同谁的意见?并请说说理由。
综合性学习。(6分)
日前,有关“食物浪费”的新闻报道引起了我校学生会的关注,他们准备就此话题出一期学生会会刊,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请你提取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作为会刊的标题。(不超过10字)
【材料】 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我国消费者仅餐饮浪费每年就至少倒掉了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德国和英国的统计显示,德国居民每年当做垃圾扔掉的可用或部分可用的食品高达1100万吨;英国每天有约700万片面包、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被丢弃,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食用。美国的情况同样惊人,据报道美国被浪费的食物如果折算成能量,超过了美国国内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3。
标题:下面是会刊“餐饮浪费面面观”专栏使用的两则材料,请你综合这两则材料,将专栏的内容提要补充完整。
【材料一】记者在某餐厅的部分采访记录
顾客甲:今天我请同事吃饭。点菜时没考虑太多,就怕万一不够,人家说我小气。剩了这么多菜我也觉得可惜,但带走实在是太麻烦了。
顾客乙:我表弟今天结婚,每桌总得点几十道菜才体面吧。是有一些菜没怎么吃,但我可不想带走,好像是你吃不起,占人家便宜似的。
服务员:现在有的人家连剩饭都不吃,更别说打包了。请客更是如此,谁都不好意思带走。有些菜是一点都没动,但也只能全部倒掉啊。
【材料二】某网站关于餐饮浪费的调查(节选)
问题:去餐馆就餐,吃剩的会打包吗?
选项 |
人数 |
占所调查人数比例 |
从不 |
12 |
18.75% |
偶尔 |
46 |
71.88% |
经常 |
6 |
9.37% |
内容提要: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外出用餐。调查发现,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浪费非常严重,已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①②好面子 和③的心理作怪。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为会刊专栏“食物浪费大家谈”拟定一个征稿话题。
【材料一】 2011年,瑞典食品局发表声明,瑞典每年浪费的食品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国因消费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2%。中国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也发现,被浪费的食物如果和其他垃圾混合处理,会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增加。
【材料二】对于日益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有专家提议用立法来遏制,也有人认为加强教育、形成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才是根本。美国部分城市每月都举行“垃圾之旅”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吃垃圾桶里找到的食物,以行动呼吁停止食物的浪费。
征稿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