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关于“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经历了去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近期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反对的多,赞成的少;①;忧虑的多,乐观的少。不能不承认:作为一项高校招生改革措施,“实名推荐”难以被人理解,②。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人们普遍担心教育腐败时,“实名推荐”不仅有助于③,也对今后将广泛推行的高考多元评价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尽管高考改革从未停步,但就整体而言,目前实行的仍是一种“④”的招生体制,能否建立灵活、多元的招生制度,不仅关系到人才选拔,而且对基础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不能抱残守缺,也不能折腾,关键要有⑤的社会环境。
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之间;标题不超过4个字。寓意:
标题:
请仔细观察下边这幅图,然后按要求答题。请用自己的话说明图画的内容 (不超过40字) 。(2分)
用一句话揭示图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
(1)
(2)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答题。
9月25日,是鲁迅130周年诞辰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他600多万字的著述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家、思想家和精神启蒙者。近年来,“去鲁迅化”的声潮始终甚嚣尘上,从鲁迅教材“撤退”,到炮轰鲁迅的“戾气”,再到“鲁迅过时了”的声调。这实在令人心疼!
鲁迅被脸谱化,大家都不陌生,鲁迅是战士,横眉冷对,一个都不宽恕……这是绝大多数人眼中的鲁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鲁迅被贴上了各种令人不解的标签。身为鲁迅之子的周海婴,他更能体会到鲁迅被标签化的无奈、酸涩,甚至苦痛。其实,鲁迅是多性情的,是丰富的,这可从周海婴的记述中找到佐证。
先生曾说过,“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们现在已经在不断改革,革除体制性弊端,不断前进了。先生去世久矣,精神已经在时代的发展中体现!未来还会……
对于“去鲁迅化”的声潮,我们应该抱什么态度?请仔细阅读上文,请简要概括,不要超过15个字。
请仔细观察下边这幅图,然后完成问题。请根据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给“习惯”下个定义。(不超过40字) 。(3分)
用一句话揭示图画的给人的人生启示(不超过20字)。
(1)
(2)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答题。
美国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有趣的试验: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而这个建筑物的窗户如果是完好的,或者坏了一个后被及时补好,那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就不容易被破坏。
(1)这段材料给成长中学生的做人以什么启示?
(2)读完这个材料,就学校管理,请你给校长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