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甲所示是小红同学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物连接图。

(1)电源电压6V,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她完成电路的连接。
(2)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电压表指针有偏转,请帮她找出故障的原因(填下列故障原因的代号)             

A.小灯泡短路 B.电源接触不良
C.小灯泡断路 D.电流表内部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为   Ω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薄茶色玻璃板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3)选择茶色玻璃板而并非平面镜的目的是 .
(4)选择薄玻璃板而不选择厚玻璃板的目的是 (选填“使成像更清晰”、“减小实验误差”或“避免实验偶然性”).
(5)选择了薄茶色玻璃板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无论怎样一动另一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
(6)某同学实验时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 (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7)若选用跳棋代替蜡烛,难以找到像的位置,该怎么办
(8)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由此证明平面镜成 (选填“实”或“虚”)像.
(9)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环境中进行.

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 变化.
(2)如图l所示的实验装置,应选用 (选填“A”或“B”) 装置,目的是

(3)如图2所示的是小红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的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 (选填“C”或“D”) 是沸腾时的情况,气泡中主要成分是 (选填“空气”、“小水珠”或“水蒸气”).
(4)下表是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

请你分析,不可靠的数据是 ,理由是
(5)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理由是:
(6)同时小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3所示的图线.实线表示小红的实验图线,虚线表示小明的实验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7)小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请在图4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曲线,小明发现:水在冷却时温度降低的规律是:
如果有一天你要急于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④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 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 n.
你认为方法 (选填“①”或“②”)的冷却效果好。

(8)“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5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探究:发声的桌面也在振动?
【提出问题】
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但肉眼却看不见桌子在振动.桌子是否在振动呢? 有什么方法证明桌子在发声的同时也在振动呢?
【实验设计】
(1)如图所示,在桌子上固定一小块平面镜,让太阳光 (或手电筒光、玩具激光发出的激光) 照射在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墙上出现一个小光斑.

(2)轻轻地敲击桌面,观察墙面上小光斑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用力敲击桌面,观察小光斑位置的变化.
【收集证据】桌面发声时,你发现墙壁上小光斑
【得出结论】这说明

下表是小明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上表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时,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 (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某校“物理探究性学习”的两个活动小组,分别利用“烟”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1)甲小组:在探究“光的传播”实验中,发现光的传播路径不易于观察,他们将一个透明的圆筒型密闭盒中充入烟,然后让手电筒的光线从圆筒中穿过,就能清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图甲).
该实验是利用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 ,使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2)乙小组:在空的可乐瓶中注入浓烟,点燃一支蜡烛,把瓶口对准蜡烛的火焰,并保持适当的距离,拍动瓶底,可以看见“烟圈”一个一个的“射出”,并能把火焰“吹灭”(如图乙).
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波能传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