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华网消息: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公使在“国际华资企业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企业能够“走出去”并与外国企业实现合作共赢。回答下列各题。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A.跨国公司发展的全球化
B.遵守WTO规则的全球化
C.生产、贸易、资本的全球化
D.交通、通信、人才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有利于(  )
①实现全球经济的同步增长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
③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④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
①可以采用到境外办厂、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等形式
②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③应当遵守和利用通行的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利益  
④要坚持以质取胜,培育自己的名牌,树立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 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积极努力,加强合作。国际社会要在公约框架下做出切实有效的制度安排,促使发达国家兑现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持续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快转让气候友好技术,有效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非 洲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并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全球应该如何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10分) (2)请结合材料分析温总理讲话体现的唯物论道理。(9分)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一古语主要强调了

A.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实践的重要性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理想的是现实需要艰苦奋斗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变化,是
①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 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
③对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④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根本转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解决人民吃饭问题,国家组织人力开垦了“北大荒”,使之成为年生产商品粮70亿公斤的“北大仓”。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频繁的旱涝灾害,水土流失。现在国家决定实施退耕还林,重造一个“北大荒”。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
C.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着客观世界
D.事物的发展总是循环往复的

“舍卒保车”体现辩证法原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C.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整体高于局部
D.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