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飞行器,它的工作轨道是距月球表面100 km的圆形轨道,而当年我国的“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器的工作圆轨道距月球表面约为200 km(见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二号”比“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运行的速度更小 |
B.“嫦娥二号”比“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更大 |
C.“嫦娥二号”在绕月圆轨道上运行时须向运动的反方向喷气以提高速率 |
D.若已知引力常量,则利用题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求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一质子以107m/s的速度撞击一个静止的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成硅原子核。已知铝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7倍,硅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8倍,则 ( )
A.核反应方程为![]() ![]() ![]() |
B.核反应方程为![]() ![]() ![]() |
C.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7m/s,方向与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
D.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方向与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
用中子轰击铝27,产生钠24和X粒子,钠24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生成镁24,则X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 ( )
A.质子,α衰变 | B.电子,α衰变 |
C.α粒子,β衰变 | D.正电子,β衰变 |
关于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 |
B.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 |
C.原子序数相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 |
D.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 |
关于放射性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规律一样 |
B.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可以生成另一种新元素 |
C.放射性同位素只能是天然衰变时产生的,不能用人工方法测得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如图所示,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可能是( )
A.a和β的混合放射源 |
B.纯a放射源 |
C.a和γ的混合放射源 |
D.纯γ放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