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抗洪抢险中,抢险队员驾驶冲锋舟准备渡过某河。已知该河河宽80 m,河中各点的河水速度大小与该点到较近河岸的距离成正比,冲锋舟在静水中的速度恒为4m/s,且渡河过程中,河水速度大小将随上游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关于上述渡河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抢险队员到达对岸的最短时间是20 s,这一时间与河水速度大小是否变化无关 |
| B.随着河水速度大小的变化,船到达对岸的最短时间会相应变化 |
| C.若冲锋舟的船头始终垂直于河岸,当它距对岸20 m时,距河岸40 m处的河水速度大小是3 m/s,则此时船的实际速度为5 m/s |
| D.无论河水速度多大,也无论抢险队员怎样调整船的航向,冲锋舟都无法到达河的正对岸 |
如图所示,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长直橡胶棒上均匀带有负电荷,每米电荷量为q,当此棒沿轴线方向做速率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棒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
| A.vq | B.![]() |
C.qvS | D.![]() |
物理学中引入“质点”、“点电荷”等概念的科学方法主要是()
| A.控制变量 | B.理想模型 | C.类比 | D.等效替代 |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秒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
| B.20秒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 |
| C.40秒末乙追上甲 |
| D.在追上前的20秒末两物体相距最大 |
一个已知力F=10N,把F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已知分力F1与F夹角为30°,则F2的大小()
| A.一定小于10N | B.可能等于10N | C.可能大于10N | D.最小等于5N |
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
| 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
| 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
| 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